鰻之島介紹
(以下這篇文章是經由我們「元氣鰻鰻」特派小組,搜尋書籍資料與參考電視及多媒體的資料整理而來)
台灣位於太平洋西岸與中國大陸隔海相望,一府 二鹿 三艋舺,二路指的是中台灣的鹿港鎮,鹿港百年來以貿易聞名,但卻很少人知道,鹿港的養鰻業曾經盛極一時,六十年前鹿港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的推廣輔導下,養鰻成為當時最熱門的行業,接著更以鹿港為中心,拓展到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和屏東等南台灣地區,曾經一年為台灣賺進兩百億的外匯,爲台灣贏得鰻魚王國的美名,抓鰻苗賺過年錢,是台灣漁村的年度盛事。東北季風為這一年一度的捕鰻季,拉開序幕,漁民開始準備捕鰻苗所需的材料,海上一幅繁忙的景象,最早鰻魚苗是稱斤的,在很早以前,一尾才五毛錢而已,但因為數量非常的多,使得原本生活困苦的漁民,由原先下雨就漏水的竹筒屋,換成堅固的紅磚屋,最後升級成現在居住的氣派別墅,並且還買了好幾塊地,這是捕鰻苗白手起家的故事,也印證了撈鰻魚的傳奇。
抓鰻魚賺過年錢,是臺灣漁村的年度盛事,東北季風為這一年一度的捕鰻季,拉開序幕,冬季是臺灣捕捉鰻苗的季節,在捕捉晶瑩剔透的鰻苗時,需要非常細心,一不小心就可能讓價值非凡的小鰻苗給溜走了,被漁民捕獲的鰻苗賣給中盤商之後,會被送到南臺灣,因為這裡溫暖的氣候有助於鰻苗的成長發育,臺灣鰻魚養殖已有四十多年歷史,是僅次於日本養殖鰻魚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而早期鹿港在水產試驗所的輔導推廣下,養鰻成為當時最熱門的行業,並以鹿港為中心。擴展到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和屏東等南臺灣地區,曾經一年為臺灣賺進兩百億的外匯。傳統與科學兼容並蓄的養鰻觀念和技術,是四十餘年來臺灣的養鰻業屹立不搖的主要原因,不論餌料的餵食、水質的監測、到鰻魚進食狀況,一切電腦化,使得臺灣生產的「青口鰻」一直是日本人眼中的極品,在養鰻人十個多月的養殖,長大的鰻魚在進入包裝廠之前,會經過一連串的科學藥檢,在藥檢的嚴格把關下讓食用者安心,同時也奠定臺灣鰻魚在日本人心中「安全」的形象,所有藥廠合格的鰻魚們即將上路,開始展開牠們下一段的旅程,臺灣綿密的交通網絡,大幅縮短鰻魚運輸所需的時間,大大提高鰻魚運送過程的存活率,使得臺灣活鰻出口在大陸強力競爭下,仍能擁有一片天,在出口鰻魚的包裝過程中,會利用晶瑩剔透的冰磚降低鰻魚的活動能力,減低牠們的耗氧量,讓鰻魚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以增強鰻魚出國旅行的生命力。
而臺灣的鰻魚己裝廠大都在機場周圍,目的是為減少運送時間,再搭配專業的包裝技術,讓運送到日本的鰻魚存活率高達99.9%。鰻魚在日本是日本人消暑的夏季養生極品,他們也會定期舉辦鰻魚季的活動,而臺灣產的活鰻肉質鮮嫩、油脂均勻,非常愛日本人的歡迎,也是臺灣鰻魚長年銷售到日本的祕訣之一,臺灣每年活鰻出口量約80%,其餘20%,主要是透過鰻魚工廠加工成「蒲燒鰻」;臺灣鰻魚加工廠有嚴謹精湛的技術,無塵化的處理以及師傅利落的刀法,讓這些活鰻搖身變成美味的「蒲燒鰻」,而這些加工成蒲燒鰻後,大多內銷臺灣以及外銷東亞其他國家。未來臺灣的鰻魚,除了在日本建立自己的品牌之外,也將臺灣產的鰻魚推上國際的舞台,讓所有的消費者一聽到臺灣的鰻魚,就是安全、安心及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