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教練-我們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在做一件賺很多錢的事。

鰻魚研究在台灣Website

鰻魚研究在台灣      【元氣鰻鰻小組整理報導】
(此資料整理自:曾萬年博士所作文章日本鰻的生活史與鰻線產量的變動與視群傳播-鰻魚春秋http://www.tov.com.tw/record2.htm
任教於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曾萬年教授,1974年從日本學成歸國後,30多年來全心投入鰻魚的相關研究。現在他與博士班研究生,在台灣的高屏溪和大鵬灣,利用微晶片標放技術來建構鰻魚的棲地利用情形,並藉由鰻魚「耳石」微構造和微化學成份的分析,試圖解開鰻魚降海、產卵和洄游等不為人知的生態之謎。曾萬年教授指出,「日本鰻」俗稱「白鰻」,牠們的生活史大至可分為卵、前柳葉魚、柳葉魚、玻璃鰻(Glass eel)、鰻線、黃鰻和銀鰻(Silver eel)等七個階段,而這整個生活史需要5-8年的時間。

圖片來源:視群傳播-鰻魚春秋http://www.tov.com.tw/record2.htm

日本鰻生活史示意圖
成熟的母鰻在秋天降海產卵,降海之後她就不再進食,全靠累積在體內的高能量脂肪體轉換為熱量,朝產卵地游去。母鰻游啊游!時序由冬天、春天到了夏天,游了五、六○○○公里,到達「馬里亞納海溝」產卵,但並沒有人知道她們確切的產卵地點。日本和德國研究人員曾經合作,在日本鰻產卵季時,利用潛水艇在馬里亞納海溝附近,來回搜尋了90次,絲毫不見鰻魚的蹤跡,所以,「日本鰻」的生活史始終是個「謎」。
    一直到1996年,基隆水產試驗所的廖一久博士終於有了重大發現,他利用「水試一號」潛水艇,捕撈到鰻魚的「前柳葉體」,使得世人更接近鰻魚神秘的產卵場。
    而曾萬年教授的鰻魚研究也有重大的突破。他利用鰻魚耳石的「日週期」分析,順利解開鰻魚的族群組成和棲地利用的生態密碼。而這樣先進的技術,2005年被應用來檢測「波羅的海」附近所捕獲的鰻魚究竟是「立陶宛」原有的野外族群抑或購自「英國」的外來族群?透過「台灣」和「立陶宛」這樣的國際合作,可以看出台灣的鰻魚研究非常具有先驅性,值得我們一同來探索!
耳石忠實地記錄了鰻魚生活史的細節,從耳石的分段解析來看,從產卵場到河口域,柳葉魚主要是受到北赤道洋流和黑潮的影響,變態之後的鰻線主要是受沿岸流影響。耳石內尚蘊藏很多有趣及神秘的生活史訊息,還有待進一步的發掘。
  目前鰻魚人工繁殖技術,可以從卵孵化階段養到黃鰻階段,但柳葉魚需耗時200天才會變態,比起天然的100天左右要長很多,而且成功的例子很少,僅此於實驗階段,還不能商業化。養殖的鰻苗,全賴天然捕捉,產量又不安定,而且歐盟已經開始實施鰻苗輸出的管制。鰻苗的來源是養鰻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其產量的變化,值得業者重視。
目前已知全世界的鰻魚共有18種,台灣則有「日本鰻」、「鱸鰻」、「西里伯斯鰻」和「短鰭鰻」等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