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教練-我們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在做一件賺很多錢的事。

台灣鰻魚養殖史Website

鰻魚養殖-台灣鰻魚養殖史
訪問了黃世州叔叔以及上網查資料,才發現很早以前我們就有在養殖鰻魚了呢!
黃叔叔的爸爸以前也是鹿港的養殖鰻魚戶,而台灣鰻魚養殖是從民國五十年代開始的,在民國五十八年產量只有有1,571公噸,因為有改變鰻魚苗到了民國七十九年產量卻已高達55,837公噸,二十年間成長了15.51倍以上。歸納其原因為,台灣處於亞熱帶,氣候及自然條件均十分適合鰻魚生長,再加上業者不斷地改良養殖技術、加強經營管理,與政府大力輔導,使得台灣鰻魚產業維持穩定成長的趨勢。
台灣鰻魚養殖業,約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萌芽階段:
此時期是摸索階段。是指民國四十年代初期,水產試驗所開始從事改良養殖的試驗,此階段養殖面積及產業極少。
二、幼苗供應階段:
以出口鰻苗為主的階段。民國五十六年,由於日本國內因為水污染問題鰻魚供應不足,但台灣的養殖技術尚未成熟,而台灣豐沛的鰻苗資源,所以業者出口鰻苗以供應日本市場的需求。「捉鰻線,賺過年錢」就成了台灣沿海漁民過年前後的重要副業。

三、快速成長(六○年代)階段
這個時期為我國鰻魚產業的黃金時期。民國六十年代,由於台灣養殖技術日趨成熟,加上日本市場的大量需求,促使台灣鰻魚產業迅速成長。
四、穩定發展階段:
這個時期的重點為台灣本土內銷市場的開拓。民國七十年代以來日本市場漸趨穩定,日本本土成鰻生產力大幅提升,而這個時期台灣業者積極開發本土市場,鰻魚產量趨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