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教練-我們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在做一件賺很多錢的事。

會寫日記的鰻魚Website

鰻魚是一種會寫日記的魚類
鰻魚的體內有一種東西叫做「耳石」,耳石和魚會一起成長呢!跟樹的年輪一樣會越來越大,還會有紋路(也就是「日週輪」),可以推算他的生日、日齡及成長大小。根據我們「元氣鰻鰻」小組蒐集資料發現耳石的主要成份為碳酸鈣(CaCO3),在沉積過程中鈣(Ca)會被另一種物質鍶(Sr)取代,這和外在環境條件(如水溫、鹽度)有關係喔!因此科學家可由耳石的Sr/Ca的比例變化,可以推測洄游環境的水溫及鹹淡水之間的洄游過程。也就是說聰明的鰻魚先生、鰻魚小姐會把過去的生活記錄在耳石裡面呢!。


一 、魚類的日記寫在哪裡?
打開魚類的頭蓋骨之後,我們可以看到位於眼窩後方與腦連接的位置。魚類會有三對耳石喔!魚類的日記就寫在耳石內。


二 、耳石的微細構造及日週輪
耳石跟樹的年輪一樣,外觀接近橢圓形,其剖面圖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同心圓,每一個同心圓,形成的週期為24小時,故稱之為日週錀。(讀到這裡我們知道樹木是一年一個年輪,但是魚類是一天一個日週輪喔!)由日週輪的數目,可以知道魚類的日齡及回推其生日。每一個日週輪。包括一層生長層及一層不連續層,前者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後者主要為有機質。
這麼小怎麼看?要用專業的顯微鏡才看的到。耳石內的日週輪,一般在透光顯微鏡下就能看清楚。日週輪的生長層部份是在夜間形成的。當日夜顛倒時,日週輪形成的韻律,也隨著改變。日週輪就好比生物時鐘一樣,魚類每天的生活履歷就記錄在日週輪中。由輪寬的變化,可以推測日成長狀況,透過耳石,可以暸解魚類的洄游環境呢!(瞭解魚會偷偷寫日記的原因了吧!)

這是在顯微鏡底下的耳石(鰻魚寫日記的秘密都在裡面了)照片取自國立高雄大學生命科學系-認識鰻魚網
http://eel.nuk.edu.tw/1.htm

三 、鰻魚耳石的變化所傳達訊息
台灣河川中常見的鰻魚為日本鰻,大約在河川中生長5-20年左右。發育成熟後即降海產卵。其產卵場在馬里亞納島。仔鰻大約經過半年的海上漂游,才到台灣。鰻魚的發育階段,分為柳葉魚(Leptocephalus),玻璃鰻(Glass eel),鰻線(Elver),黃鰻(Yellow eel)及銀鰻(Silver eel)五個階段。柳葉魚期,身體側扁,適合海上長距離漂游,經由北赤道洋流及黑潮的輸送,最後到達台灣、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等地的外海。在漂游的過程中不斷地成長,達到一定體長之後,即變態為流線型的玻璃鰻,然後脫離黑潮進入沿岸水域。玻璃鰻到了河囗之後,身上長出黑色素胞,這時的玻璃鰻稱之為鰻線,漁民一到冬天,即沿著海邊及河囗域,撈捕鰻線,供養殖之用。鰻線進入河川後,體色變黃,稱之為黃鰻。成熟時,身體變為銀灰色,降海洄游到深海產卵。
因此耳石Sr/Ca比的變化,提供了研究魚類生理生態的線索。鰻線耳石,耳石Sr/Ca比的急遽變化,告訴我們,這時柳葉魚變態成為玻璃鰻,而且其洄游路線,從高鹽度的黑潮強流帶進入低鹽度的沿岸水域。

四 、變態日齡是決定鰻魚長距離分散的主要原因
黑潮在日本鰻的地理分佈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五 、結論
耳石的日週輪,就像是電腦的唯讀光碟片(CD-ROM)一樣,保存了魚類的履歷資料可以透過電子顯微鏡及電子微探儀的分析,擷取魚類各個生活史階段的生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