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
彰化縣靜修國小製作
 
 
  • 網站地圖
  • 看花絮
    •  簡報網頁
    •  研究成員
    •  智慧財產權
  • 話書藝
    •  話說中國字
    •  書法家傳奇>
      •  王羲之與鵝
      •  狂僧懷素
      •  褚遂良
      •  歐陽詢專心學「二王」書法
      •  顏真卿
      •  米芾
      •  書法家的故事Q&A
  • 論社團
    •  組織介紹
    •  成員介紹
    •  相關報導
    •  規劃展演
  • 怪咖傳
    •  訪談紀錄>
      •  會長莊宏亮訪談紀錄
      •  輔導會長鄭惠宇訪談紀錄
      •  趙宗宋大師訪談紀錄
      •  莊連棚大師訪談紀錄
      •  劉家華大師訪談紀錄
      •  劉志欣大師訪談紀錄
      •  黃榮森校長訪談紀錄
      •  張倍源大師訪談紀錄
      •  陳岸大師訪談紀錄
      •  許進發大師訪談紀錄
      •  廖明亮大師訪談紀錄
    •  創作天地
    •  訪談心得>
      •  莊宏亮大師訪談心得
      •  鄭惠宇大師訪談心得
      •  趙宗宋大師訪談心得
      •  莊連棚大師訪談心得
      •  劉家華大師訪談心得
      •  劉志欣大師訪談心得
      •  黃榮森校長訪談心得
      •  張倍源大師訪談心得
      •  陳岸大師訪談心得
      •  許進發大師訪談心得
      •  廖明亮大師訪談心得
  • 上書法
    •  大咖校長的課
    •  專業級特訓班
    •  故宮博物院e學園
    •  柳老師書法課
    •  千人樂揮毫
    •  篆刻體驗
  • 賞書藝
    •  秋分曬墨展
    •  講黑說白
    •  員林高中文學步道
    •  龍美藝術空間
    •  唐草變奏展
    •  南州國小文化走廊
    •  中日美展
    •  許進發工作室
  • 闖關會
    •  關卡說明
    •  1.說文解字
    •  2.書法家傳
    •  3.怪咖傳奇
    •  4.校園尋寶
    •  5.美哉春聯
    •  6.怪咖舞墨
    •  7.永字八法
    •  8.黑白光彩
    •  怪咖著色
    •  怪咖頒獎
  • 送暖意
    •  ACC協會
    •  九怪明信片
    •  書藝連綿紙黏土
    •  靜修九怪揮毫義賣
    •  三聖宮藝演義賣
    •  員林菜市場募款
    •  員林火車站募款
    •  寒冬送暖活動
  • 大調查
    •  背景調查
    •  問卷暖身
    •  正式調查
  • 心得記錄
    •  心得4-5
    •  心得5-1
    •  心得5-2
    •  心得5-3
    •  心得5-456
    •  心得5-7
    •  心得5-8
    •  心得6-10
    •  心得7-2
    •  心得7-3
    •  心得7-4
    •  心得7-5
    •  心得7-6
    •  心得7-7
 
 

龍美藝術空間的由來                                     芯伃、雅婷、俊霖訪談心得

      龍美藝術空間在彰化縣達德商工,為達德商工秘書長亦即磺溪九怪書會會長莊宏亮所設立。其命名中「龍」取自父親國龍之名,「美」取自母親幸美之名。

      莊會長表示,其母親與莊宏亮均喜好收集古物,一直希望設置一個收藏展示品的空間,宏亮老師和兄弟們因此在忙於事業外,於母親過世一週年時設立此館以紀念母親。


?片
「游於藝」
        孔子曾云「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可見,孔子著重品格的涵養,也重視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的學習,以彰顯自身感受美學思維的重要也在在顯示工藝美術創作需要有繪畫、書法、雕刻等基本功。
      工藝美術追求雅俗共賞,作品不僅要求逼真,更要能符合相關的規矩,而非隨性的創作,因此,要在這個領域有所成,至少需要苦練二十年的時光,對於視力、體力都是嚴格的挑戰。

?片
髮繡~「千手觀音」
      
      材質用頭髮一根一根繡出來的觀音圖像
創作者小故事:此創作者為【周瑩華】,她的父親是一名頗負盛名的工藝大師,爸爸期望她能繼承父業,但是她志不在此,勤奮向學,畢業後考上會計師,直到退休後與夫婿紛紛投入工藝創作的世界。

?片
石雕~「一帆風順」
      
      來自花蓮的玫瑰石自然的山水潑墨畫,頗有「浩渺浸雲根,煙嵐出遠村;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意境。

書法作品~「養和」
      以甲骨文大角綿羊的圖像來書寫「養」,以穀倉的圖像來書寫「和」,有一種純僕豐收的富足感。
?片
 
湘繡~「台灣藍鵲」
      湘繡為中國四大明繡之一。龍應台曾在文章中對著她床頭邊湘繡作品說:「我看見停在鳳凰樹枝上的藍鵲 ,它身體的重量壓低了綴滿鳳凰花的枝枒。」一根根彩色絲線繡成的立體圖畫,彷彿那隻藍鵲正來到你我的面前。
?片
 
柴窯燒~陶器
       柴火直接在體坏上留下自然的「火痕 」,使得色澤溫潤且變化多端,而木柴的灰燼產生「自然落灰釉」的陰陽變化,使得柴燒作品越看越迷人。一般燒窯溫度需達到1260度以上,時間則需要兩三天甚至為期半個月或二十一天的窯燒製品,持續高溫與木灰對窯壁、窯具則產生侵蝕效果,因此窯具壽命短。此作為二十一天的大型柴窯燒作品,色澤、火痕特殊。
?片
 
七寶燒~
      日本的七寶燒包括以金、銀、琉璃、琥珀等材質裝飾玻璃器具,經過放在金屬盤上上釉、鑲絲、磨光、多次燒焙程序,相當繁複而講究。作品色澤飽和,作工精緻,華麗貴氣,如同佛經的七種珍寶。製作方式和中國人的景泰藍、砝瑯燒相似。仔細看這飛鳥的圖案並無外框,此即七寶燒的特色製法。在燒製這個作品時,要先用銅絲將飛鳥圖形固定下來,燒製到一半時要取出銅絲後重複磨光燒焙等程序。
?片
 
?片
紫檀木雕~菩薩像
        紫檀、花梨木都是品質優良的木雕材質,尤其是十年才生長一公分的紫檀木,符合雕刻材質的原料均需比創作品至少大上一倍,少說都是三四百年以上的木質了。這個紫檀木作品至少130公分,上面刻了許許多多的佛像及中國山水,雕工與材質都十分難得。

?片
木雕~藥材櫃
        作工精巧的藥材櫃很常見,但此櫃巧妙處在於中間鑲嵌了一個八角型、八層高且可旋轉的抽屜櫃。莊會長說:這樣造形的櫃子只在大陸的故宮見過。會長發現這個櫃子也是個巧妙的機緣。那一天,他路過彰南路,看見一家古物行正在門口拆卸貨櫃,他心想就留下來與老闆閒聊,機緣巧合的就遇見了這個老闆也不曾見過的藥材櫃。

玻璃藝品~鼻煙壺
      鼻煙壺是一種傳統工藝品,始於明朝,盛於清代。内畫鼻煙壺出現於嘉慶末年道光初期。它是用特製的微小勾形畫筆,在透明的壺内繪制而成的。最初因爲内壁光滑,不易附着墨和顏色,只能畫一些簡單的畫面和圖案,後來,用鐵砂和金剛砂加水在鼻煙壺的内面來回的搖磨,這樣使鼻煙壺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細膩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就像宣紙一樣,發展為内畫鼻煙壺及詩書畫並茂的藝術精品。
      此鼻煙壺畫有精製的孔雀,上蓋為瑪瑙,是莊會長在大陸旅遊時,鄉野小鎮的文物攤上看到創作家正在繪製鼻煙壺,經過斡旋後,會長以低價購得此工藝家的師傅的作品。
?片
 
普洱茶~~七子餅
      普洱茶是以雲南省一定區域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後發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緊壓茶,又分為餅、磚、沱…等不同樣式的茶款,此收藏為375公克一片,七片一組的普洱茶餅,俗稱七子茶。
      普洱茶自古被認為有治理腸胃、解油膩的功能。而普洱茶之所以越陳越香,是因為茶體與空氣接觸而產生後氧化工序,進而讓刺激性退化,甘醇度提昇。
      由於普洱茶「渥堆」工藝向來被視為不傳之秘,所以,市場行情混亂,初次接觸的人容易買到不合格的普洱茶。會長說食用前先以電鍋蒸煮的方式將緊壓的普洱茶蒸軟,可較容易享用到美味又健康的普洱茶。
?片
 
木雕~~黃楊木 長者
      黃楊木纖維較細雕刻較困難,材質上有小黑點,是自然的紋路,光亮的質感卻像塑膠。
?片
 
陶藝~~2008北京奧運頭款紀念壺
      這壺來自一個好朋友的餽贈,在北京奧運開始前,2006年設計的頭款紀念壺,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片
 
陶器~~絞皿
       此器皿是用兩種米絞製而成類似陶土,再拉坏燒製而成。此技術發源自中國唐朝,現已失傳。此物莊會長購自日本。
?片
 
陶藝作品~~吳讓農  殘缺美
      吳讓農出生於北京,卻落腳於台灣,深耕台灣陶藝教學四十幾載,調配出各種顏色的釉,如黑釉、咖啡釉、綠釉、紅釉等,也是民國39年第一個製作出抽水馬桶的人。對於台灣近代陶藝蓬勃發展、樣貌豐富,功不可沒。
?片
 
石雕~~硯台
       此創作榮獲大陸美展第一名的作品。且此作家為大陸國家工藝級大師的女婿,前途光明可期。此硯台圖騰共分七個層次,是用透明雕刻紙層層疊疊後,逐層精雕細磨後而成,龍的體態、動作栩栩如生外,連細小的牙齒、舌頭都活靈活現呈現最完美動感。
?片
 
木雕~沉香  觀音
      沉香為難得的材質,雕工師父精於計畫,將沉香後半段翻起,增加了木質的立體感及雕工考驗。因共刻有33座觀音,雕琢如此精細的作品,對於眼力體力都是一個嚴苛的考驗,木雕師父一年只能雕刻三個月,一天中又只有三個小時是最佳的施工期間,這件觀音群像,莊會長整整等了三年才完工。
?片
 
?片
瓷藝~
      蔡川竹是臺北市松山人。父親蔡石頭於1925年開設「協益商會」經營米糧業,兼營陶器工場。蔡川竹原任職信用合作社,工作之餘常因陶瓷技術問題到中央研究所就教於技師松井七郎,從此對瓷發生興趣,設置實驗窯,專注還原燒法之研究。
      「水牛」、「三合院煙灰缸」兩件作品皆以鈞窯釉系表現,甚受好評。1971年松山窯場被政府徵收,兄弟分別到龍潭、鶯歌與後龍等地繼續從事陶業。蔡川竹執著於鈞窯紅釉的鑽研與創作,創新多種紅釉,成為臺灣鈞窯紅釉之先驅,陽明山的中山堂、中正紀念堂的磚瓦,均出自此處。
      八卦窯亦稱霍夫曼窯,建於民國44年,為燒製紅磚的舊窯,民國56年停產。本窯技術是由德國人發明,日本人設計由國人建造,以製造磚塊供應土木興建用。八卦窯使用21個孔洞的煤球,具有節省能源的優點。
此作品使用臺灣鈞窯紅釉,在八卦窯燒製而成。

沉香木雕~~觀音
      沉香樹種已被列入世界珍罕保護級紅色植物。但是,沒有任何一種植物名稱為沉香樹,它其實叫做風樹,有葫蘆風、黃薑風兩種。因會聚積樹脂具有獨特香味,又因入水即沉,故有沉香之名,高級之沉香又名奇楠,是最上好和罕貴的木材、藥材和雕刻珍品。
      當會長打開展示櫃的位子時,一陣特殊的香味馬上撲鼻而來。
?片
 
        在莊宏亮會長私人的龍美藝術空間中,我們看見了許多稀世珍寶,也看到了一個藝術創作家對藝術文化的喜好與保存的用心。若不是如莊會長這樣有能力又有遠見的狂人,相信有許多文化物件消失的速度會更迅速。

?片
 
?片
 
 

 
Create a free web site with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