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展之旅 「千里之外親如兄弟」知曉這個國際藝術交流展的活動,是在訪談許進發老師時提到的,擔任台灣和平書道學會會長的他要負責籌劃這個交流活動。但是,此展期剛好在我們運動會最忙碌的那兩週,而展期前一天,我們補假,卻也遇上展場的休假日,展覽最後一天,星期二一早,老師緊急央求芯伃媽媽來協助,就這樣,我們帶著7個研究員出發了。 ![]() |
位於員林演藝廳圖書館的展場,僻靜溫馨,是個欣賞藝術品的好所在。作品約略區分成在左右及二樓三個展示區塊,在右方的是從日本漂洋過海來與我們交流的作品。
吊掛在左方的作品創作形式就較為豐富,是我們台灣本地的書藝家的創作。二樓展示區規模不大,但是有許多特別的作品,讓我們在二樓也駐足欣賞了許久。
吊掛在左方的作品創作形式就較為豐富,是我們台灣本地的書藝家的創作。二樓展示區規模不大,但是有許多特別的作品,讓我們在二樓也駐足欣賞了許久。
研究成員用心仔細的在欣賞中日作品的風格差異。我們發現這次展出的日本作品以大字的詞語為主,字體端正,運筆遒勁,運用許多枯筆技巧,可能是一筆到底的創作,最能顯現大無畏的精神。
我們兩個兩個一組,芯伃媽媽和老師也陪著我們觀賞,一邊聊聊自己的看法,我們覺得經過這幾次參與書法展覽的訓練後,我們比較能說出對作品的感受了。
有趣的圖像書法,也就是之前訪談時老師們提到的,寫字和書法的不同,書法具有更多的藝術性質。
我們還發現了居住在靜修學區附近的張春輝老師的作品,老師說:「張春輝老師很特別,他以善於描繪梅蘭竹菊中的竹子聞名,而且他不僅是書法大師,還是國家級拳擊的裁判呢!」這兩幅作品真的很有中國風味,或濃或淡的竹葉與蒼勁的枝幹,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看到幾幅字,老師要我們先猜猜看字的意思,象形字很有趣,但是,並不好猜,「和」的古字,我們看過比較多次,大約可以猜出來,其餘的就完全看不懂了,只覺得第三個字好像一條盤起的蛇,最後一個字又向恐龍一樣。結果老師說:「這幅創作剛好也是磺溪九怪成員趙宗宋老師的作品,寫的是『喜春見和風』。」看到這張只有兩個字的作品時,有個小朋友:「上面那個字好像是一隻狗,狗趴在地上笑得很開心。而下面則是因為作者寫了很多次錯誤,所以打了很多的××。」也有同學說:「日本人寫的字都寫的很大,不像台灣人寫的,有點歪歪斜斜的,感覺比較有藝術感。」
除了觀賞,我們還試著書空揣摩作者在創作時的筆畫與心境。現在,我們除了看字體外,也會仔細去欣賞鈐印之美,透過落款章,我們較容易判讀這件作品的創作者,還有一些圖案和特別字句的鈐印刻得很精緻,還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陰刻動物章。我們發現,書法藝術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啊!